梧桐樹影婆娑,仿佛被陽光剪成閃爍的玻璃照耀在石板路上,翩翩起舞。
如果說要尋得一枚記憶在深處,那便是去年南京街巷阡陌的梧桐。可是,周末,我也遇見了長安的梧桐,借著初秋的風,讓心底的念想又再次翻涌。
翻開相冊,秦淮的濕潤撲面而來。當時住在老東門附近,清晨伴隨著汽車鳴笛聲,推開窗闖入眼簾的便是路兩旁的梧桐樹,樹干算不上筆直,反倒是有幾分彎曲,從樹根向上分開兩邊,如同一個張開大笑的嘴巴,枝葉層疊鋪開,把整條街都罩在濃郁的樹蔭之下,就像沒遇到如此景象一樣,全都記錄在手機里。在我這個外地人看來,南京的梧桐更有煙火氣的溫柔,常能看見老人坐在梧桐樹下的藤椅上聽著曲兒,梧桐把市井生活的熱鬧,都藏進了每一片葉脈里,連風吹過,都帶著江南特有的軟綿,
而如今,下雨過后的長安,濃厚古意的蒼勁格外矚目,在友誼路的梧桐樹,比南京梧桐更挺拔,樹根的紋路硬朗、整齊,像極了古城墻的肌理,被譽為“綠色城墻”也不為過,雖然枝葉沒有南京梧桐那般濃密,卻疏朗得恰到好處,多了一份通透與清爽。偶爾有風吹過,枝葉輕輕晃動,帶著雨后的微涼,盡顯北方特有的干脆利落。路上偶遇穿著漢服拍照的姑娘,風卷起幾片落葉,恍惚間像是回到了盛唐。這一次,我更多的是沉浸和感動。
北方的梧桐少了南方的輕柔,我想是因為各種緣故吧,歷史軌跡、氣候差異,更重要的是人們賦予它們不同的“情感聯結”,讓人們對身處不同地區的梧桐有了獨一無二的感受。路邊的梧桐是一個沉默的容器,裝著在當下那個心境、遇見的人、經歷的事,無論走多遠,只要再看見相似的樹影,那些記憶就會重新鮮活起來。
此時此刻,我的腦海還在飄蕩著梧桐的樣子,例如兩幀底色不同的舊照片在循環滑動,漸漸明白,哦!原來我就在不同的梧桐樹下行走過呀!在濃蔭里享受安逸,也在疏影中感受遼闊,南京的梧桐會落葉,長安的梧桐會發芽,它們見證著不同城市的發展與變遷;而我,就是在不同梧桐樹下穿行的旅人,歲月會變,心境也會變,這些不同的體驗,這些與梧桐相關的記憶,都會變成我生命中的養分,它們不僅僅是樹木,更是我生命旅程中的同行者,用各自的姿態,教會我如何在歲月的流轉中,汲取力量與沉淀內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