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來,龍鋼公司物流運輸系統緊扣“降本增效、精益管理”核心目標,將全員創新創效作為破解生產難題、激活發展動能的關鍵抓手,全員參戰、全域發力,用“金點子”點亮生產現場,以“創效熱”奏響效益提升最強音。
目標領航 從“要我創新”到“我要創新”
“三季度原料卸車效率再提升5%,下半年要達到‘人均3項創新項目、全員創效1500萬元’的更高目標……”在創新創效半年總結會上,龍鋼公司物流運輸系統擂響攻堅戰鼓。
為打破“創新是技術人員專利”的固有認知,龍鋼公司物流運輸系統錨定高目標、壓實硬責任,將創新任務分解至班組、量化到個人,構建“中心—工段—班組—個人”四級聯動機制,推動創新從“單點突破”向“全員攻堅”轉變。各工段立下“軍令狀”,從管理人員到一線職工,按照“全員參與、問題導向、實效為本、長效推進”要求,聚焦倉儲、運輸、配送等核心環節攻堅。
鐵運工段率先推行“創新積分制”,把卸車流程優化、環保設備改造等任務轉化為可量化積分,與績效獎勵、評先評優直接掛鉤,激發全員動力。成品工段針對板帶成品庫庫容小的問題,聯動軋鋼工序擴容垛位,建立信息共享機制,實現“銷售—客戶—儲運”數據實時互通,板帶直發率提升至15.48%,月節省倒運費用9.8萬元,以實干書寫創新答卷。
搭建平臺 讓每個“微光”都能照亮現場
“真沒想到,我這個‘小想法’能被當成重點項目推進。”設備組電工雷江難掩自豪。此前,他發現翻車機區域干霧抑塵的噴水時間與翻車機翻轉角度不同步,干霧抑塵需延遲數秒才能達到最大噴量。經過反復調試,他精準調整原輸出電壓,不僅讓每次翻車的加載時間縮短40秒,每天還能節電84千瓦時。龍鋼公司物流運輸系統創新小組接到項目申報后,迅速組織對同類型設備進行能效調整,進一步放大了創新成果的創效空間。
為了讓更多的“草根創新”扎根結果,龍鋼公司物流運輸系統精心構建全域創新平臺矩陣:既廣開言路征集職工“小改造、小發明、小建議”,今年已收納有效金點子120余條,讓一線智慧充分涌流;又精準賦能技術骨干,對投資超10萬元、創效潛力突出的項目,專項配套資金與技術支持,力促成果轉化。同時,依托微信群搭建創新創效成果庫,實時匯聚各工段優秀案例,方便職工隨時查閱借鑒,真正實現“一地創新、全域共享”,讓創新活力在全系統持續迸發。
實效為要 把“創新點子”變成“效益金子”
“以前龍門吊鋼絲繩磨損快,每月得換1根,光材料費就要1000元。現在用了我們自己改的潤滑裝置,壽命延長一倍,半年就節省3.6萬元。”起重工班班長張建捧著磨損對比表,指著數據里的變化笑著說道。
在龍鋼公司物流運輸系統,創新從來不是“紙上談兵”“不看名氣看效益、不重數量重質量”是鐵打的準則,所有項目都得過“兩關”:是否解決實際問題、是否帶來真實效益。料場里,職工研發的自動升降照明維護系統,既消除了高空作業的安全隱患,又減少了人工檢修時間,每年光人工費就節省了8萬元。運輸環節,車輛調度優化算法一上線,內轉車輛空駛率直降18%,單月油耗支出減少了12萬元。
小改小革藏著大效益。截至8月底,龍鋼公司物流運輸系統122項創新項目中,120項已落地見效,累計創效超1500萬元,從鋼絲繩的“延年益壽”到算法優化的“降本密碼”,這里的創新始終圍著問題轉、跟著效益走,每個數字背后,都是一線職工用智慧啃下的“硬骨頭”,更是“創新為要、實效為本”理念結出的碩果。(龍鋼公司 張坤妮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