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傳統黨建文化與前沿3D打印技術跨界融合,會迸發怎樣的創新活力?近日,依托混凝土3D打印技術打造的黨建宣傳藝術載體,在漢中雙石礦業科技有限公司優美亮相,“科技+文化”的創新表達,為黨建文化傳播注入全新動能,也讓混凝土3D打印技術在紅色文化載體創作中的獨特價值生動彰顯。
此次黨建宣傳藝術載體的打造,背后是龍鋼集團3D打印開發中心的硬核技術支撐,多項實踐亮點凸顯創新實力。在原料應用上,龍鋼集團3D打印生產開發團隊以經專業處理的鋼渣粉末為核心基材,搭配環保型黏合劑,通過精密3D打印工藝實現逐層堆積成型,不僅高效完成工業廢棄物“變廢為寶”的轉化,更從源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;在工藝創新上,首次融入不銹鋼鍍鋅工藝,讓黨建宣傳紅色雕塑的立體紋路、細節造型既具備金屬質感的精致度,又兼顧戶外擺放的耐用性。
相較于傳統混凝土澆筑方式,該技術的優勢更趨多元。在成本控制上,材料利用率大幅提升,損耗率降低3%;在生態效益上碳排放為零,真正實現環保與經濟效益的雙重兼顧;在功能拓展上,鋼渣基材本身具備的高強度穩定特性,進一步增強了載體周邊邊坡防護能力,構建起“景觀展示—安全防護—生態保護”的多重價值閉環,讓紅色載體不止于文化符號,更成為實用型基礎設施。
如今,龍鋼集團3D打印技術的應用邊界正持續拓展—從社區紅色景觀美化、市政公共設施升級,到文旅景區紅色主題場景打造、礦山生態修復治理……以“個性化設計、景觀化呈現、價值化利用”為核心特點,龍鋼集團3D打印技術讓綠色科技在助力紅色文化傳播、賦能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,釋放出更強勁的動能,為產業創新與文化傳承的深度融合提供新范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