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霧還未散盡時,階前的蘭草葉尖已凝了細白的水珠。用指尖輕觸,涼意便順著指縫漫上心頭。原來,白露已悄然而至。這是二十四節氣里最具詩意的時辰,暑氣褪盡,秋意漸濃,連風都染上了幾分溫柔,將夏末的燥熱輕輕拂去,只留下滿世界的清爽。
露水是白露最靈動的注腳。天剛蒙蒙亮,園子里的草木便都換了模樣,月季花瓣上綴著的露珠,像揉碎了的月光,輕輕晃動便滾落在青石板上,濺起細碎的涼意;銀杏葉剛泛黃的邊緣,被露珠壓得微微下垂,風一吹,露珠便順著葉脈滑落,在草葉間打個轉兒,又鉆進泥土里不見了蹤影。老農說,白露的露最是金貴,沾了露水的莊稼長得旺,晨起去田埂上走一圈,褲腳沾著露水,連帶著日子都有了水潤的盼頭。
這樣的時節,最適合尋一處清凈之地,與自然對談。巷口的老茶攤支起了粗陶壺,煮著新采的白露茶。茶葉是老農凌晨帶著露水摘的,沖泡開來,茶湯清透,入口先是微澀,而后便有甘醇在舌尖散開,混著秋風里的桂花香,讓人忍不住慢下來。茶攤旁的柿子樹結滿了青黃的果子,葉子被露水打濕,綠得發亮。攤主說,等過些日子霜降,柿子紅透了,摘下來泡在酒里,冬天喝著暖身,是老輩人傳下來的念想。
白露也藏著生活的細碎溫暖。民間有諺語:“白露身不露”意思是在白露時節,不要讓身體暴露在寒冷的環境中。人們會自覺添加衣物,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與清爽的季節美美來上幾張靚照。記憶中,母親清晨會把晾在陽臺的衣物收進來,說沾了露水的衣裳穿著涼,要放在陽光下曬一曬。她還會泡一罐桂圓紅棗茶,放在客廳的茶幾上,說入秋了要補補氣血。而我,喜歡坐在窗邊,手捧母親烹制的紅棗茶,坐在窗邊看書,偶爾抬頭,能看見樓下的老人牽著小狗散步,小狗的爪子沾了露水,在地面留下淺淺的腳印,像一串小小的梅花。風穿過紗窗,帶來鄰家曬的桂花干的香氣,讓人想起小時候,母親總在白露這天蒸桂花糕,糕上撒著細碎的糖霜,咬一口,滿是秋天的甜。
日子就這樣在露水生滅間悄然流轉。白露過后,白晝漸短,黑夜漸長,蟬鳴漸漸稀疏,雁群開始南飛。但不必感傷,因為每一個節氣都有它的饋贈,白露的露滋養著萬物,為秋收積蓄力量;秋風的涼讓人清醒,學會在忙碌中尋得片刻安寧。就像這露珠,雖然只在清晨短暫停留,卻用自己的晶瑩,裝點了整個秋天,也讓我們懂得,平凡的日子里,藏著最動人的詩意。
暮色降臨時,園子里的露水又開始凝結。我站在階前,看著葉尖上的露珠在夕陽下閃著微光,忽然覺得,人生就像這白露時節,有清涼,也有溫暖;有離別,也有期待。重要的是,我們要像欣賞露珠一樣,珍惜每一個當下,在歲月的流轉中,尋得屬于自己的那份清歡。
此刻,有點想念母親的桂花糕了。(龍鋼公司 薛婷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