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要是沒跟詹師傅學習那些知識,我現在可能還搞不懂‘設備異響背后的門道’。”陜煤集團“金牌班組長”李定坤的感慨,揭開了一段三代師徒接力傳承的佳話。
李智:焊花灼灼,技藝傳承的“領路人”
自2000年扎根鋼鐵,李智便深耕生產一線,從初出茅廬的青澀學徒一步步成長為陜鋼集團勞動模范。24年來,他不斷摸索,不僅用焊槍練就了過硬的本領,更擔起“傳幫帶”之責。為了能讓徒弟吃透設備原理,他手繪15余張核心構造圖,一筆一畫標注關鍵節點;為規范實操細節,他扎根生產現場手把手示范焊接角度、力度把控,將“聽聲辨位”的獨門經驗,拆解成易懂易用的“故障診斷三步法”,先后培育出高級技師5名、技師20名、高級工30名。徒弟詹鎮安先后榮獲陜鋼集團先進個人、龍鋼公司“四優共產黨員”等榮譽稱號。師徒攜手攻克設備技術難題20余項,以硬核技術突破,讓“傳幫帶”的種子在鋼城一線落地生根。
詹鎮安:匠心接力,技藝延續的“擺渡人”
從跟著師傅李智學技術的徒弟,到如今一人扛起“師者”責任的皮帶硫化高手,詹鎮安是李智最得力的徒弟之一。
詹鎮安深知“技藝需靠手把手教,經驗要憑心貼心傳”,帶徒時他總把“嚴”與“實”刻在皮帶硫化的每一個細節里。皮帶硫化過程中,他讓徒弟對著舊皮帶反復練習割膠、量尺,自己在旁緊盯角度與力度,直到動作標準才允許實操。故障排查時,他帶著徒弟蹲守在設備旁,從聽聲音辨異常到查參數找癥結,把自己多年積累的“土法子”“小竅門”傾囊相授。在他的打磨下,6名技術骨干先后攻克皮帶硫化、皮帶輸送機運行間歇性阻滯等難題,以“接力棒”傳承的方式,讓老一輩的技藝在絢爛鋼花中續寫新的榮光。
李定坤:薪火相傳,技藝精湛的“傳承人”
讓450㎡燒結機混配料班長李定坤最難忘的,是那段跟著師傅詹鎮安學習的日子。在機器的轟鳴聲中,他輕車熟路地穿梭在配料設備間,時不時停下來檢查儀表參數。“以前我只懂配料流程,遇到設備小故障就慌神。”利用450㎡燒結機年修,李定坤主動抽出時間到維修班組跟著師傅詹鎮安學習技藝。師傅的教學很“接地氣”,教他判斷皮帶故障,帶著他聽不同轉速下的設備聲音;通過拆解舊的皮帶張緊裝置,讓他學會根據配料量變化調整張緊度,避免皮帶打滑。“我一遍一遍地聽,一點一點地學,學到的技術,現在都能用在配料管理上。”李定坤坦言,他最驕傲的不是陜煤集團“金牌班組長”的稱號,而是能像李智、詹鎮安那樣,把學到的“硬把式”傳給更多人……
三代師徒一個信念、一生承諾。他們深耕鋼鐵生產一線,攜手攻克技術難題。從李智到得力徒弟詹鎮安,再到徒孫李定坤,三代師徒用“手把手”的教導和“心貼心”的傳遞,完美詮釋了“傳幫帶”的厚重力量,讓技藝在鋼城一線扎根、開花、結果。(龍鋼公司 赫齊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