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漫過木梓溝尾礦庫的山脊,大西溝礦業公司尾礦庫泵站的房頂上還沾著晨露。班前會上,尾礦工段長反復強調:“在尾礦庫,安全不是口號,是攥在手里的規程,是不能碰的底線。”今天,我們要更換“罷工”半月的砂泵故障電機。
我的師傅祝師傅,跟電路打了二十年交道了,他遞來絕緣手套時,指腹上的老繭蹭過我的手背:“別覺得熟就大意,電線這東西,每次碰都得像第一次見,規規矩矩來。”可剛準備檢測,意外就來了,新舊兩臺兆歐表竟同時失靈。祝師傅沒慌,蹲在地上拆開表殼,指尖捏著小螺絲刀,輕輕撥弄游絲、校準零位,動作輕得像在給零件“把脈”。不過十分鐘,儀表指針重新跳動,他抬頭笑了笑:“機械也有脾氣,得順著它來。”
確認故障出在電機本體后,更換工作立刻啟動,故障電機被穩穩吊起,新電機也準時運到現場。大家卻像提前約好一樣,自動歸位,我跟著祝師傅拆螺絲、清接點,每一根電線都按顏色標好;焊工師傅趴在底座旁,焊花在他面罩下濺起,落在工裝褲上燙出小印子也沒在意。其他師父有的校準機身水平,有的拉著電纜放線,腳步聲、工具碰撞聲混在一起,卻亂中有序。
最讓我意外的是車間分管尾礦庫的領導,他沒站在邊上指揮,而是擼起袖子就來幫忙,搬沉重的接線盒時,工裝后背很快被汗水浸透。遞扳手時,指縫里還沾著黃油。有人勸他歇會兒,他卻擺手:“機器不等人,多個人多份力。”那一刻我忽然懂了,真正的領導力,從不是“你們上”,而是“跟我來”。
午后的陽光透過車間天窗,落在新的電機上。祝師傅深吸一口氣,戴著絕緣手套的手慢慢推上電閘,“嗡”均勻的轟鳴聲響起,像心臟重新跳動。我盯著機身的振動頻率,忽然覺得,這聲音里藏著我們所有人的節奏,檢修師傅們的細致、專注、沉穩。
夕陽把回家的路染成暖黃色,回頭望,車間里的電機還在平穩運轉。這一天我沒學到多復雜的技術,卻讀懂了比技術更重要的東西,安全是藏在每一次規范操作里的敬畏,團結是讓一群普通人,把“不可能”變成“做到了”的底氣。而礦山的平安運行,正是靠著這樣一雙手、一顆心,在細微處慢慢筑牢的。(大西溝礦業公司 王燕濤)